名称 | 银耳多糖 |
英文名称 |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|
编号 | BRT203 |
植物来源 | 为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Tremella polysaccharide |
状态 | 冻干粉 |
纯度 | 50-95% |
规格 | 500mg,1g,5g,50g,10g,100g |
【形态特性】银耳菌丝体由担孢子萌发生成,是多细胞,呈灰白色,极细,起着吸收和运送养分的作用。菌丝体在条件适宜时,形成子实体,子实体是人们食用部分,由薄而多皱褶的瓣片组成。白色、表面光滑、有弹性、半透明。干后微黄呈硬角质,体积剧烈收缩变小、脆硬,为湿重的1/3~1/8,遇水浸泡又可恢复原状。成熟的子实体的瓣片表面有一层白色粉末,为银耳孢子,若银耳孢子成熟,会自动弹射出来,由此可借助风力传播,再生长新的下一代,由此周而复始。 [6]
【产地分布】主要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福建、贵州、安徽、湖南、广西、台湾等省市的山林地区。其中以通江银耳最为著名。
【采集加工】采耳要赶在晴天。采收前停水1~2d,待耳片失水干爽后采收。采下的耳子要及时加工制干,可晒干或烘干,但加工前不能用水洗,否则会使制干率下降,该得1kg的只能得0.8kg。产品加工后,按朵的直径大小分级出售:1级5~10cm,2级3~5cm,3级2.5~3cm